第(1/3)页 周益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先是将上午猪肉入库的单据仔细整理好,归档存放,又快速处理了几份紧急的食材采购申请,签上自己的名字。 做完这些要紧事,他靠在椅背上伸了个懒腰,环顾了一圈安静的办公室,突然觉得有些闲得发慌。 目光在房间里转了一圈,没什么需要立刻处理的工作,他便起身走出了办公室,漫无目的地在厂区里溜达。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科研室门口。这地方他之前常来,自从带领大家成功发明了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炸锅后,科研室的设备和条件好了不少,研发氛围也愈发浓厚。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进去看看吧。”周益民心里想着,便伸手推开了科研室的门。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正在忙碌的众人闻声抬头,看到是周益民,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主动打起了招呼。 “周科长来了!”一个正在调试仪器的年轻研究员笑着说道。 “周科长,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另一位正在记录数据的女研究员也抬起头,语气里满是尊敬。 大家都知道,科研室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成果,离不开周益民的鼎力支持。 当初研发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炸锅时,是周益民跑前跑后协调资源,解决了资金和材料的难题,还亲自参与到研发讨论中,提出了不少关键想法。 可以说,没有周益民,就没有这两项深受大家喜爱的发明。 周益民笑着朝大家摆了摆手:“没事过来转转,看你们最近忙不忙。” 他目光扫过科研室里摆放的各种仪器和半成品,好奇地问道:“最近有没有什么新发明啊?给我开开眼界。” 听到这话,众人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纷纷无奈地摇了摇头。 一个戴眼镜的研究员叹了口气:“周科长,我们最近尝试了几个新点子,但都不太顺利,还在摸索阶段呢。” 另一个人也接话道:“确实挺难的,想搞出点新东西,不是那么容易。” 就在这时,科研室里间的门被打开,李崇光走了出来。他穿着一件沾了些油污的白大褂,头发有些凌乱,但眼神很有神。 看到周益民,他眼睛一亮,立刻快步走了过来,热情地说道:“益民,你怎么来了?快,里面坐。” 说着,就伸手做了个邀请的手势,拉着周益民往里面走去。 里间是李崇光的办公室,不大的空间里堆满了各种图纸和零件,一张简易的行军床靠在墙角,看来他这段时间经常在这里熬夜。 李崇光给周益民倒了杯热水,自己也拉了把椅子坐下,刚想开口说点什么,却先长长地叹了口气。 “益民啊,你是不知道,我最近这压力大得快喘不过气了。”李崇光揉了揉眉心,语气里满是疲惫。 周益民端着水杯的手顿了顿,有些疑惑地问:“怎么了?不是挺好的吗,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炸锅现在多受欢迎,厂里对科研室应该更重视了才对。” “就是因为太重视了,才让人头疼啊。”李崇光苦笑了一下。 “你也知道,这两样产品一出来,厂里的效益好了不少,领导们对科研室的期望就像坐火箭似的往上蹿。以前是我们追着领导要资源,现在是领导天天盯着我们要成果。”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烦躁地翻了翻:“这不,上周胡厂长刚来过,说要我们尽快再搞出个像空气炸锅那样能打开市场的产品。” “昨天李副厂长又打电话来催,说太阳能热水器的热度快过去了,得赶紧有新东西接档,还说要是三个月内没动静,就削减科研经费。” 周益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领导的高期望变成了沉甸甸的压力。 他看着李崇光眼下的乌青,心里也有些理解:“确实,这期望太高了,反而让人束手束脚。发明创造这事儿,哪能按部就班地催啊,得有灵感才行。” “可不是嘛。”李崇光叹了口气。 “我现在天天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新点子,可试来试去都不行。底下的研究员也跟着我遭罪,一个个熬得眼圈发黑,前两天还有个小伙子累得在实验室晕倒了。”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本来搞研发是件挺有成就感的事,现在倒成了负担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