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要是能成,婶子肯定给你包个大红包。” “婶子您客气了,都是应该的。”周益民摆了摆手。 “成了家就不一样了,”李友德这时才开口,靠在椅背上,慢悠悠地说。 “往后做啥都得有个商量的人,不像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顿了顿,又补了句,“那丫头看着实在,你可得好好待人家。” “我知道,心里有数。”周益民点点头,又跟李友德聊了几句村里的新鲜事,说起开春要盖新房的打算,李友德听得认真,时不时插句嘴提建议。 眼看日头升高,炭盆里的火渐渐弱了,周益民便起身告辞:“不打扰你们歇着了,我再去大鹏家看看。” “不多坐会儿?”李友德挽留道,伸手要去添炭。 “不了,改天找你喝酒,咱哥俩好好唠唠。”周益民摆了摆手,转身往门外走,听见身后传来李母叮嘱李友德。 “跟人家益民学学”的声音。 没有办法,周益民从小到大,都是院里别人家的孩子,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别的事情。 从李友德家出来,周益民往大鹏家走。 刚拐过胡同口,就看见大鹏蹲在自家门槛上,手里拿着根树枝在地上画圈,身后的木门虚掩着,能看见院里晾晒的干辣椒串。 “大鹏,晒太阳呢?” 大鹏抬头看见他,眼睛一亮,扔掉树枝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益民!你咋来了?快进屋,我妈刚熬了红薯粥,热乎着呢。” 他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鼻尖上还沾着点灰,看着像刚从地里回来。 周益民把布包里的芝麻糊递过去:“给婶子带的,磨得细,冲糊糊喝养胃。” 他瞥见大鹏手里攥着个弹弓,木柄被摩挲得发亮,“这弹弓看着挺顺手,啥时候做的?” “前儿没事琢磨的,还没试过准头呢。” 大鹏挠了挠头,接过芝麻糊往屋里喊,“妈,益民哥来了!” 大鹏妈系着围裙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拿着块抹布,看见周益民就往屋里拉:“益民可算来了,快进屋暖和暖和。” 她往周益民兜里塞了把炒花生,壳脆仁香,“刚炒的花生,你小时候最爱吃的。” “婶子您也坐,别忙活了。”周益民剥着花生,跟大鹏聊起天。 “过年期间没去河边钓鱼?” “去了两回,冻得手疼,钓上来的鱼还没巴掌大。”大鹏咧着嘴笑。 “等开春暖和了,咱哥俩一块去,我知道个好地方,准能钓着大的。” “行啊,到时候叫上友德,咱仨比一比。”周益民笑着应道,花生的香味混着屋里的红薯粥香,暖得人心里发甜。 这时候大鹏的母亲问道:“益民,上次开会见到的女同志,是不是你对象?” 大鹏听到后,顿时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周益民回答:“婶子,没错!” 大鹏的母亲听到后,眼睛顿时就亮,她一看见张燕就十分的喜欢,便开口:“益民,你对象,有没有姐姐妹妹?” 周益民没有想到大鹏母亲,还打自己对象家里人的主意:“婶子,我对象就只有一个妹妹,而且年纪相差有点大。” 大鹏的母亲,本来亮着的眼睛,顿时就暗了下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