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心猿燃火经!强取豪夺!-《武侠求生:开局召唤群雄,建立万古神朝!》


    第(1/3)页

    镇南府,

    某座高山之中,

    铁血大气的一处堡垒正隐藏在山岭之中,

    此刻,堡垒之中正不断传出雷霆般的怒吼,

    “该死!”

    一个长发猩红,面如恶鬼的男子正身披铠甲,口中不住的向着周围的手下暴喝,

    “你们这群废物,都是干什么吃的!?”

    “镇南军偷袭麟马骑兵军团这么大的动作,你们毫不知情!?”

    “让你们平时用巨资供养的官员呢!?也一个都不知情吗?”

    “要你们有何用!?”

    “该死!都该死!”

    男子暴喝的同时,还不断挥舞着手中婴儿头颅粗细的赤铜棍,将一个又一个办事不利的下属敲成肉泥!

    啪唧!

    扑哧!

    噗嗤!

    噗哧!

    不断的有下属被碾成肉泥,但是其他跪拜着的人却没有一个敢于动弹的,他们知道,自己被碾死,起码家人,妻儿能够活下来,如果自己敢逃跑,那恐怕全家都要死绝!

    “天王。”

    站在天王身后的一个妖娆女子见到赤发天王敲死差不多十余人之后,心中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天王发泄怒气也发泄了一些,可以开始劝说了,总不能让暴怒状态的天王把人全碾死吧,那这样谁来服务他们,

    “差不多了,这也不是他们的错。”

    “是那歹毒的镇南王小畜生干的好事,在镇南军偷袭之前,竟然封锁了城门,没有一道消息能够放出来!”

    听到女子的声音,赤发天王略微喘了口气,眼中的暴躁火光稍事安定,回过头来坐到大椅上,声音沉闷如雷声滚滚,

    “老镇南王死了,我还以为能安生下来,慢慢蚕食。”

    “没想到这个小镇南王......”

    “不行,我要他们都去死!”

    看着又要陷入暴怒之中的赤发天王,女子垂下眼帘,挡住眼眸之中,隐藏极深的不屑。

    如若不是赤发天王修行的【心猿燃火经】对于情绪的洞察过于敏锐,她也不至于如此小心,女子身姿曼妙,走动之间犹如天魔轻舞,声音勾人心魂,

    “天王息怒,老镇南王乃是神藏宗师,自然能于濒临蛮子的镇南府中镇压一切。”

    “但是现在老镇南王已死,小镇南王手底下最强也不过是灵窍圆满境界的老将,手下镇南军也没有凝聚兵魂的实力,自然对您极为忌惮。”

    “即便麟马骑兵军团被打残,但是现在依然逃离了镇南府,这样一来,即便小镇南王心有余力,那也那军团毫无办法!”

    “等到风头过去,再将他们召回,一旦麟马骑兵军团彻底凝聚兵魂,能够匹敌神藏,别说小小镇南府任您驰骋,就是日后踏平镇南府,招兵买马,小小燕国也只是您手中的玩物罢了。”

    听着身旁女子的话,赤发天王大笑一声,看这女子的身姿极为****,一把揽过女子,********之余,仿佛自己已经成为燕国之主号令天下,

    “那是自然,小小镇南军,岂能全歼我精心培养的麟马骑兵军团?”

    “等到兵魂......”

    就在赤发天王准备侃侃而谈,畅想天下之时,突然,一个虚幻的兽首出现在他身上,狠狠的将他的臂膀撕咬下来,瞬间鲜血喷涌,让他一时间痛苦难忍!

    “啊!!!!!!!”

    “这是......”

    “蛮术反噬!”

    赤发天王强忍疼痛,毕竟也是一方霸主,顿时推开身上女子,心中冰冷,在这一刻竟然短暂的降伏心猿,心中冰冷,

    “镇南军都难以凝聚兵魂,更别说我的麟马骑兵军团。”

    “这可是我献祭全家九十三口人的精血性命,付出黄金万斤,才向蛮族求来的蛮术,从此兵魂寄予我身,虽然永远没有晋级为更强大的兵魂,但是对我来说也是足够了。”

    “这是我一生的野望啊!”

    “就连身边这个六欲天魔楼的贱婢也是为此而来。”

    “可是......”

    “现在蛮术反噬,岂不是说明麟马骑兵军团已经被全数杀死!兵魂被破所导致!?”

    “该死啊......”

    “真的该死啊......”

    赤发天王抬起头,露出如恶鬼般恐怖的猩红眼眸,在这一刻,他竟然证得了心猿端坐恶鬼地狱相,有了开启神藏之路,成就天下武学宗师的机遇,但是,

    “我躯体残躯,将永远止步于神藏境,无法企及神藏之上!”

    “是谁!?”

    “我要他死啊!!!!”

    赤发天王心中仇恨深埋,双眸如恶鬼,面上却沉静如老佛。

    ......

    纣县,

    白源此刻已经命令雪影带着一众高手离开山寨,埋伏在纣县附近,就等着他一声令下,便开始他的计划。

    “公子,为何不直接杀掉那群令人作呕的人?”

    秦良玉有些疑惑,此刻的她在杀戮数百命盗匪之后,依然是彻底激发出了来自于传奇武将的嗜血煞气,随时都能够投身于战场之上,破敌杀人!

    “上天尚有好生之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