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甚至,很多时候让人下意识地忽略高科星的其他附带功能; 尤以一些作战方面的能力,大多时候都处于闲置状态。 密密麻麻的灯光,闪烁在一颗颗高科星上; 庞大、满富金属质感的‘星体’,缓缓地向着指定坐标点运转; 甚至,一颗接一颗的高科星环绕着,渐渐形成了个环绕阵形,宛若个拼凑出一个超级巨大的星际战争堡垒。 高科星的性质,确实存在着极大的限制性; 诸如体积、移动速度,已经攻击方式的单一性,这等等方面都是很大的弊端; 更重要的是,单一的高科星在作战上,确实很难利用起来。 但是! 那只是针对单一的高科星而言,一旦高科星达到了一定数量,在作战能力上同样会形成质变; 当然,大多指挥者出于惯性思维,很难将这点发挥出来; 毕竟能调动几十、上百颗高科星的机会,实在太少了一些,一般指挥者也没有这个条件。 战争,打的是方方面面可以利用的因素; 不单是诸如利用歼星炮制造星空现象等等,要利用所有能利用的存在; 这其中自然包括高科星! 密密麻麻的战舰集群,陆续被抽调,针对克拉德方面第二集团的防线,随之越发薄弱起来; 反观以那一颗颗高科星组成的全面防线,却越发显得固若金汤; 不单单是内圈的高科星,最外围环绕的战舰集群,仿似在浩瀚的星空中,组成了个庞大的地基性质母舰。 函姜方面这次的登陆作战,携带了数量庞大的高科星,乃至是函姜集团掌握的大半; 他之所以这么做,不单是为了主力舰队转战提供必要的支撑,更是早已做好了各种准备。 当然,在性价比上,使用高科星构建防线,无疑是种很奢侈的行为; 单是一个高科星的价值,就远远不是一个、或几个军团级战舰集群可比的; 就算是到了函姜这个体量,一旦毁掉一颗高科星,也是极大的战损; 但是! 不可否认地讲,以高科星的防御能力,一旦构成防御阵线,其坚固程度要远远高于战舰集群构成的防线。 “通令第601、第602、第……集团殿后,继续保持对第二集团、以及通过战略通道的战舰歼灭打击,同时集群所属主力舰队,批次向防线内撤退、集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