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董清宁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他刚学会走路就特别爱跑,结果经常摔跤,这种摔在硬地上的感觉几乎刻在脑海里了。 这里什么时候变成水泥地了? 这不可能呀! 董清宁带着满脑子的疑问从地上迅速爬了起来。 借着窗口透过的微弱光线,径直走到窗前,伸手一把将窗帘拉开。 顷刻之间,月光照了进来,屋内顿时亮堂了许多。 借着亮光,董清宁找到位于门边的开关,按下了开关键。 久违的白炽灯将不大的房间照得黄澄澄的。 董清宁扫视了一眼房间内的摆设,这里的一切似曾相识。 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逼仄和简陋。 不足十平米的房间里,靠着墙角摆着一张上下铺的铁架木板床,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中学生宿舍通用的那种。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外加两把旧木椅。 其中,有一把椅子的大腿显然曾经“骨折”过,被一圈又一圈的不锈钢丝缠绕固定着。 墙上刷着石灰,不过可能年头有些久远,已经明显泛黄,有些地方还掉皮了,露出里面黄土坯子。 看此情景,董清宁瞬间明白过来。 这不是2003年,也就是十八年前吗? 记得那年突如其来的一场“非典”席卷全国,肆虐数月后终于被控制住了,比原计划推迟了大约半个月后,他和几位同学一起被学校分配到J县中医院参加毕业实习。 而这里就是医院的宿舍楼,不仅提供给单身的职工居住,也是实习生和进修生住宿的地方。 为了争创省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J县中医院对于董清宁这批实习生提供特别照顾。 别看现在实习生宿舍条件也不怎么样,其实在此之前更要糟糕得多。 在他们来院之前,医院不仅将坑坑洼洼的地面重新找平了一层水泥,而且特意腾出一间房,改造成了一男一女两个卫生间。 要知道,以前宿舍里的人如果想上厕所,都得下楼去公厕或是去住院部解决的。 其他时间倒还罢了,大冬天起个夜可真是受罪。 除此之外,别看房间不大,之前可都是安排四个人一起住的。 只有这次省中医学院来的实习生才可以享受两到三人一间的特殊待遇。 至于那些卫校来的实习护士,还有进修生什么的,一律将四人间扩成六人间,以填补宿舍资源紧张的空缺。 睡在董清宁上铺的兄弟叫萧小四,也是他同班最好的铁哥们儿。 今天萧小四没在宿舍,估计是跟着带教老师值夜班去了。 当然,也可能是有事回家去住了。 毕竟,他的老家就是J县县城的,离中医院步行也不过半小时路程。 其实,类似的梦境董清宁之前也做过不少,只不过没有哪一次能象今天这样清晰罢了。 他仔细看了看办公桌上摆着的书本,上前拿起一本《骨伤科手术学》,并且随手翻了翻。 没想到的是,其中一段内容竟然一字不落地映入眼帘,并同时传导到大脑视觉中枢。 这个梦可真TMD清晰呀,就象真实发生的一样。 还记得《骨伤科手术学》自己读大学那会儿就没整明白,差一点没补考,书里生涩的内容竟然还能在梦中记起来,真算是个奇迹啊! 董清宁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奇妙的念头。 难道这不是在做梦? 而是穿越到2003年了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