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夜幕降临,演习暂告段落。陈樾躲在船舱里,假装整理照片,实则检视今天的收获——科技系统的知识库新增了37个文件夹,从舰载机发动机到火控雷达原理图,琳琅满目。 "陈记者,还没睡?"王铁山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两瓶啤酒。 陈樾赶紧合上笔记本:"拍太多了,得分类。" 王铁山递过酒瓶,压低声音:"今天...有收获吗?" 陈樾笑而不答,只是碰了碰对方的酒瓶。清脆的声响中,两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 第二天清晨,尖锐的警报声惊醒了所有人。陈樾冲到甲板上,看到鹰酱军舰队正在展开反潜演练。声呐浮标像下饺子一样被投入海中,深水炸弹的闷响从海底传来。 "他们在找毛熊潜艇。"毛熊观察员冷笑道,"白费力气。" 突然,一艘洛杉矶级核潜艇在距离观察舰仅500米处上浮!通体漆黑的庞然大物破水而出,宛如深海巨兽。 "系统!全功率扫描!"陈樾在心中大喊。 【核反应堆屏蔽层检测中...螺旋桨材质分析...声呐阵列逆向工程...】系统提示音连珠炮般响起。 鹰酱军显然没料到这一出,几艘驱逐舰慌忙围过来。陈樾抓住这混乱的几分钟,将相机对准潜艇指挥塔上的各种传感器——【完成度100%,所有数据已归档】。 演习最后一天,鹰酱军展示了最先进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当垂直起降的AV-8A鹞式战机从甲板腾空而起时,所有观察员都目瞪口呆。 "这不可能..."王铁山喃喃自语,"没有跑道怎么起飞?" 陈樾的相机忠实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同时科技系统正在疯狂运转:【矢量喷口技术解析中...】他注意到,毛熊观察员们也在拼命记录,手指都在发抖。 返航前,鹰酱军安排了一场冷餐会。陈樾借机接近了几名鹰酱军工程师,借着敬酒的机会,将系统扫描范围覆盖到他们的谈话内容。 "新式声呐的功耗还是太大..." "F-4的雷达在雨天会有虚警..." 这些只言片语被系统自动关联到已有数据中,填补了不少技术空白。 1月22日,"曙光号"踏上归途。陈樾站在船尾,望着渐渐远去的鹰酱军舰队。他的脑海中,科技系统的知识库已经增加了近500GB的新数据,足够中国军工消化十年。 "看够了吧?"王铁山走过来,递给他一支烟。 陈樾深吸一口,缓缓吐出烟圈:"看够了,也想够了。" 两人相视一笑。远处,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将海面染成金色。这光芒也照在陈樾的脸上,映出他眼中跳动的火焰——那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