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果然,就找到了几个学长。” “学长呢都特别的热情,跟我滔滔不绝地讲了几个小时。” “把整个大学体系,以及一些方法论的东西,和我讲了一遍。” “我走的时候,他们还把他们曾经用过的教材教辅,甚至他们的课堂笔记,都打包给了我。” “哎呀,就在那一刹那,我仿佛是开了天眼一般。” “大学该怎么读,整个体系该怎么打造,方法论怎么构建,一下子就立体起来了。” “通过这个事情,我收获了一个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经验。” “我想对你们也是如此。” “那就是很多时候,想到一些问题,你总是喜欢一个人自己琢磨。” “而实际上,你遇到的问题,绝大部分别人都遇到过,绝大部分的人都解决了,而且都有标准答案,你只需要去问一问就可以轻松得到答案。” 说着,高怀钧切换了一下自己的PPT。 上面有着一个高怀钧低下头思考的半身照,以及一句话。 那就是:99%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遇到死胡同,不妨找个懂的人问问。 场下的观众们,此刻都不得不陷入沉思。 的确。 他们平时都有很多奇思妙想。 但是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奇思妙想,大部分都是前人所想过的,所深刻认知过的。 做任何事情之前,不妨多找找资料,多询问一些有成功经验的同行,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能够深刻认识到高怀钧说的这句话,他们不管未来从事什么行业,肯定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就。 场下的观众们,都不由得鼓起掌来。 这随口干货的能力,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 “我遇到的,第二个难点,是什么呢?” 说着,高怀钧点了点下一页。 标题上写了六个大字:如何搞定自学。 “是如何搞定自学。” “大家都知道,我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 “这样一个专业,说得好听一点,叫做全面出击。” “基本上所有的理论知识,都会涉及一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东西,都不会涉猎过深。”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其实对计算机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 “所以我就借了很多和计算机课程相关的书籍来看。”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这个专业,是脱胎于数学系。” “完全可以说,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 “现在高瓴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底层算法,也是应用数学分支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计算机专业,有着非常多的高等数学相关的知识。” “很多知识,其实我是看不懂的。” “看不懂我怎么办?” “我当时是硬着头皮,咬着牙往下读。” “读着读着呢,就突然开窍了。” “开了一个什么样的窍呢?” “反正我看不懂,就会直接跳过去!” “直接看下一张。” “坚持往下看。” “然后呢,放一两周,再看一遍。” “放一两周,再看第三遍。” “反复多读几遍,读着读着,它就读懂了!” 在场的一些学霸,都有恍然大悟的意思。 以前一些模糊的方法论,现在可以说是豁然开朗。 其实高怀钧的这个方法论,也是他前世在上魔都交通大学之前,领悟到的学习方法。 基本上在非常多的领域,都可以使用。 遗忘一般在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这叫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所以,这就需要你在学习一个内容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刺激自己大脑之中的内容,使之能够记忆下来。 高怀钧前世也是用了这个反复记忆的方法,再加上那么一小丁点的天赋以及适当的刷题技巧,上了魔都交通大学。 “这个原理其实挺简单的。” “就是我们小时候,上了那么多年的书。” “一直觉得知识是连续的。” “其实我的体会是,知识不仅仅是线性的,更是网状的。” “很多知识点,并没有先后循序之分。” “所以前面看不懂,直接跳过去,也是问题不太大。” “等你把后面的看懂了,反过来可能帮助人。” “看懂前面的。” “这种方法叫做跳读!” 说着,PPT上出现了一段字。 【知识点之间并没有前后细分关系;前面的内容看不懂,跳过去,并不影响后面的学习。后面的学会了,有时候更容易看懂前面的内容。】 场下的学霸们,都是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 不要觉得这群人,天生知道什么。 其实他们很多时候,其实对于方法论是半懵半懂的。 靠的是天赋的硬躺。 高怀钧说的这个东西,其实对于他们真的有点醒的作用。 场下的唐莹和李尹馨面面相觑。 好家伙! 敢在自由港大学,自由港科技大学,自由港中文大学,这三所QS100以内学校的学生面前,侃侃而谈,这自信心简直就是爆棚啊。 这也就是只有高怀钧敢这样玩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