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比如说……万一,邯郸的货物在北庭都护府卖不出去了怎么办?” “那样的话,邯郸的百姓可就大都没有了活路!那岂不是异常可怕?” 相比于其他人,杨修一眼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那就是生产不是关键,需求才是关键! 万一卖不出去,那邯郸这种方式怕是会瞬间反噬,成为一个恐怖的火药包! “不愧是德祖,竟然这么快就发现了此事。” 刘协笑道:“北庭都护府,当然不可能一直把邯郸的货物吃下去。” “但是大汉还有辽州,还有西域都护府,还有安南都护府,还有将来大汉的各路诸侯国……这些地方都异常荒芜,初期根本不可能做到自力更生,肯定需要继续购买货物。” 不对…… 杨修很快意识到第二个关键—— “北庭都护府、西域都护府、安南都护府之间,相隔何止万里?” “邯郸的货物在本地,在河北,在北庭都护府或许称得上便宜,但若是通过陆路运输过去,那可就不是这个价了,除非……” 嗯? 杨修突然瞪大双眼,不可思议的看向刘协。 “除非,能够将运费压到最低,比如说通过海运或者其他方式。” 刘协替杨修回答了这个疑问。 “那也不对!” 杨修再度意识到—— “其他地方的官吏也不是傻子,他们很有可能在当地直接置办工坊。” “比如西域都护府,直接就在敦煌、张掖一带设立工坊便是。” “安南都护府的需求,直接在成都、江州设立工坊便是。” “就算是辽州,在青州或者幽州设立工坊,也远远比从邯郸运过去便宜。” “到最后,这些货物同样是卖不出去!” “而货物一旦卖不出去,这些工坊就没有钱财给这些工人发放工钱,而一旦不给发放工钱,因为男耕女织的模式已经被破坏,他们很有可能买不起吃的,用不起穿的……嘶!” 刘协眼神复杂的看着杨修。 “德祖,你当真是聪慧,便是孔明在这,恐怕都不一定能有你看的这般深远。” 杨修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却还是收起往日里吊儿郎当的样子,朝着天子谏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