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方的话才说到一半,马昭迪立刻扭回头,并露出职业化的微笑:“没问题,你要多少钱的炸鸡?” 而在他对面,正是失踪已久的罗纳德·雷蒙德——或者说马丁·施泰因教授。 罗纳德的面目,施泰因的心智。 他此时正如之前凯特琳说的那样,衣衫脏污褴褛,面目憔悴疲惫,整个人甚至瘦得有点皮包骨头,而且根据他不自然的表情和神态来看,精神状态也已经不太稳定。 “一美元炸鸡吗?”他又问了一遍:“一美元?” “童叟无欺。”马昭迪摊了摊手:“还有什么问题吗?” “就像回到了上世纪啊” 罗纳德的脸上露出怀念的表情,看起来情真意切,不似作伪——尽管以他的年龄,本不该有这样的感慨和阅历,但此时正主导思维的施泰因教授却已经年近六十,他亲身经历过美国的那段黄金岁月,眼前的一美元炸鸡也让他忍不住想起了那时意气风发的自己。 那时候,自己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康威科技进步奖,虽然年龄也到了四十多岁,但对一个获取了如此成就的科学家来说,这个岁数却绝对算不上高龄。 “我可以要半美元的吗?” “没问题。” 马昭迪一口答应了下来,并从小车里拿出一根已经装进纸袋的鸡腿:“趁热吧。” 施泰因下意识接过那份炸鸡,人却愣了半晌:“你真的愿意卖半美元的吗?” “其实这份不算卖你的,算是赠品——你看起来没什么钱。” 听到马昭迪的回答,他便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没错,全身冒火的坏处就是身上的纸币经常被烧掉,就连硬币也会被熔毁——如果不是因为偶尔能在犄角旮旯里捡到一点钱,或者在垃圾堆里翻到一点食物,施泰因和罗纳德是撑不到现在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