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先生客气了。” 毛甘也抱拳,问道:“刚才在外面说话的人,就是先生了?” 他并不觉得眼前的年轻人能给他带来什么帮助,只是看在王惇的面子上才给尊重。 诸葛乔自然看出毛甘对他不重视,不过他并不在意,问道:“我冒昧一问,大王军中还有多少粮草?” 王惇也看出来了,毛甘对诸葛乔没有多大信心。 其实他一开始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有诸葛亮的命令,而且诸葛乔还是诸葛亮之子,以为诸葛亮是想让他来立功的,也不敢怠慢,就带着诸葛乔一行人过来了。 一路打探,正好看到从庐陵败退回来的祖郎兵马。 晚上窃取到几件衣物,混在祖郎兵马当中跟随。 其实在进来的路上,诸葛乔便告诉他山谷中必有埋伏,他当时也是半信半疑。 刚才在帐外,听到里面的对话,他才感到惊讶。 同时他也佩服诸葛乔的勇气,明知道有埋伏,但还是跟了进来。 看来,诸葛亮之子,也不是泛泛之辈。 “粮草并无多少,够食用半月有余。” 毛甘倒也没有隐瞒,这还是一路劫掠过来的。 这也是山越军经常干的事,他们出征并不会带多少粮草,几乎都是打到哪里就抢到哪里。 “那就对了。” 诸葛亮说道:“吴军将大王引至此处,就是想把大王困死在此处。” “前有大河,后有埋伏,左面是悬崖,右面是沼泽,这已经形成了一个死局。” “大王要是想不出脱困之法,只怕等到粮草耗尽,就算吴军不进攻,大王也必败无疑。” 毛甘此刻猛然醒悟,他其实一早就在考虑粮草的事了。 如今祖郎带回八千多兵马,而且他军中无粮,粮草消耗得会更快,这无疑是增加了负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