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不一样了-《血儒生》
第(2/3)页
当然,损失也不是没有。倭奴全线开花,也总有官军顾及不到的地方。
一座县城被破,三个乡镇、七个村落被倭奴破坏焚烧。
被攻破县城为台州三合县,但这次和往次不同。三合县被攻破之时,全县百姓没有跪地求饶、没有惊慌失措,大多拿出家中农具在县令组织下,和倭奴拼死搏杀。不少百姓手中还出现了倭奴的武器、防具,他们都是从杭州返乡居民,他们给倭奴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痛。
县城被破,全县四万五千百姓被屠,但在这场屠城战中,倭奴损失八千三百人。官军赶到后,倭奴已经离开,但满城的倭奴尸体告诉了所有人:不一样了。
三合县百姓告诉倭奴们一个事实:城池被破百姓引颈就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拿几把倭刀就能在云州横行霸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没有血性的云州人,一去不复返。
十天时间,损失一万五千人,抢劫到七千石粮草,十五万两纹银,这是倭奴们的战果。
十天时间,斩杀一万五千倭奴,军民伤亡六万七千人,钱粮损失百万,这是官军统计战果。
双方都很痛,但都必须咬牙坚持。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抗争中,只可能有一个胜利者。经过这场战斗,官兵们补充兵卒、吸取经验、取长补短;倭奴们将养伤口、伺机而动,准备着更疯狂的进攻。
只有杭州风平浪静。南方四府杀得热火朝天仿佛和杭州无关,宁波府倭奴被戚元俭追得四散奔逃,但即便只隔着一条小溪,也没有一个倭奴朝杭州地界跑。
因为他们知道,如今和自己作战的那些官军还算是人,而杭州那群穿着白袍的家伙,他们根本不是人,他们是恶魔。
来自三合县的大户陈员外知道消息后,跪地大哭。三合县被破,阖家老小满门被屠,只留自己和跟随身边的幼子存活,怎能不悲痛欲绝。
但伤痛之余,也不由感到庆幸,幸亏自己出门在外,否则……至于九万两买下的颜家宅子,陈员外计划让幼子留在杭州,自己回三合料理后事,若自己再有不测,陈家也能有后。
陈员外的事发生之后,颜家在西湖的宅子当即便有人愿花十万两购入,可惜买到的人没一个愿意脱手。很多人,特别是沿海府县大户,暗自做了决定:回去就把家人接到杭州来住。
这场战争,对汉倭双方来说都是一场小插曲。倭奴以十万计,还能从倭国补充兵员,远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官军背后有强大帝国支持,百姓支持、大户支持,都在等着立下一场军功。
戚元俭经过三场战斗,编写了一部“不太成熟的”兵书拿给颜子卿看。
他把手下军制重新打乱,按年龄和身材配发兵器,编组训练。根据“官军兵器装备种类繁多”、 “沿海多沼泽”、“倭寇作战人员分散”三个特点,创立了一种攻防兼宜的阵法,名叫“鸳鸯阵”,以12人为一队,长短兵器迭用,刺卫兼顾,因敌因地变换阵形。
戚元俭撰写的兵书和战法也一并抄录了一份给苏和仲、伍云易等几人。苏和仲看不懂,当成天书,不过表示很赞同;伍云易、李子茂看都没看就丢进了垃圾桶。
只有颜子卿认真仔细的阅读了戚元俭写的东西,并吩咐苏定远等步兵将领都拿去好生研习,并运用到白袍军的军阵中。
杭州无事,但不代表颜子卿什么都没做。
一船船粮食、衣物、枪尖、矛头、弓箭、长刀、藤甲、水泥、砖块……所有大汉官府允许私人生产的物资,从乍浦镇运出,通过密集的内河水网运送到南方四府;所有灾后重建工程,颜家免费提供材料……
官军斩首七千余级,伤亡七百余人,赏功、抚恤需要二十余万两纹银,地方州府叫穷、云中城拨不出,颜家全额拨付……
东南四府春耕荒废,受灾民众一百余万。距离秋粮上市还有三月时间,百万余人,粮食缺口百万石,颜家全额拨付……
在这场人与野兽、善良与邪恶的斗争中,每个人都尽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努力做到最好,因为没有人输得起,输的代价就是生命。
在颜府的一座名叫“天选”堂的大厅内,两列文武整齐对坐。
“天选”二字是颜子卿亲手用“颜体”书写,没有人知道其取自何处,代表何意。
颜子卿正坐其中,左手第一沈维进、依次王伦、遁一法师、吴加亮……右手第一冉八,依次苏定远、沐二郎……,部分武将挪到左侧就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