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留得青山-《血儒生》


    第(2/3)页

    “留五百纯种,其余就地斩杀!”颜子卿的第三道命令让戚元俭瞪大双眼,要知道,被白袍们收拢的倭奴已经接近一万五,这么多人中还有不少是原大汉百姓……戚家众人都被这个残酷的命令惊呆。

    “大哥,杀俘不祥!”戚元俭的话半点作用都没起。在颜子卿军中,能说话算话的人永远只有一个。

    “大哥,你要把他们都杀了?”戚元俭终于引起颜子卿回答

    “不能杀?”“不是,可他们中好多都曾是大汉姓!?”

    “以前是,现在不是了!”

    “那是什么?”

    “畜生!”这两个字,彻底代表了他们的身份和命运。

    “饶过我们吧,我们都是汉人!”“颜侯爷大慈大悲,放过我们!”“我们愿意为侯爷效死命!”

    然而没用,狼一旦尝过了人肉的味道,它就再也忘不掉。这群人和水匪们不一样,不管他们以前是怎样被迫入伙的,从他们带有“倭奴“二字的时候,就注定了一切。

    “杀——”一声令下,手起刀落,乍浦镇外再次血流成海,不过这次不是自己人的。

    “给我摆座京观!”这是最后一道命令。戚元俭已经麻木了,知道劝也没用,干脆闭上了嘴。

    看着颜子卿比自己还要“粉嫩”的脸,想着其秀才身份,戚元俭突然觉得很荒谬。

    经过这场战斗,他终于对颜子卿能十九岁军功封侯不再感到惊奇:不管是谁有这么一只无敌的军队,都能封侯——可惜戚元俭忽略了,这只白袍军成立的时间和构成。

    荒谬,是因为戚元俭从没见过一个人能拥有如此多复杂的人性:

    对交州难民和云州灾民的友善和爱;对倭奴和“汉奸”的冷酷无情。对朋友兄弟的诚恳和对老师的尊敬;对敌对势力的奸诈和无所不用其极。

    宁可浪费很多钱请医生、建医舍,宁可不赚钱给官府粮食赈灾,也不愿交州难民多死一个;一道命令,上万曾经的汉民被斩——难道他不怕世间舆论么。要知道在这个“仁义”为重,清官无敌的年代,朝廷宁可自己百姓饿死病死,也决不允许“天朝上国”的脸面受损。

    据说几年前,曾有北海岛国“三韩王国”朝贡。为了凑齐回贡物资,朝廷竟挪用凉州军军费才勉强凑齐。要知道,当时正直戎族大军大举进犯之时。

    朝中大员们若是一旦知道颜子卿下达造京观的命令,那无疑对其仕途发展极其不利。

    “哎!也许这就是我和大哥的差距”。戚元俭很善于学习和总结。凡是想不通,或者暂时想不明白的问题,他总是能放到一边,并不钻牛角尖。

    随着乍浦镇里涌出的大量民兵和凝斋学子,在他们边呕吐边帮忙清扫战场情况下,乍浦镇外的这场战役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彻底落下帷幕。
    第(2/3)页